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财朋友圈·黄峻丨经济的缩影,中国城市观察

第一财经 2019-07-15 16:29:32

作者:一财朋友圈    责编:吴昊

中国城市结构是以核心城市与新一线城市为中心点的卫星城概念城市群,城市群发展需要“硬件软件”的提高,而人才与技术,是提升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最核心的因素。

城市是经济的缩影。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新兴经济体目前发展最快速的国家之一,中国最新新一线城市名录的发布,自然也成为热点话题。

今年5月底,“第一财经”发布《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划分的根据是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的连贯性、城市人口的活跃度、个体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发展的可塑性五大指标综合评比,比过去单以人口或者GDP总量要客观与量化得多,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本质是城(人的居住学习,休养生息,文化交流)与市(劳动生产,科学技术研发,商业活动)。

中国城市观察一线可圈可点

这批“新一线”城市,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每年新一线城市的排行,具有深远的社会与现实意义:

1、每一年的排行榜都有变化,是一种对国内城市竞争力的动态观察与测评;

2、排行的标准不局限于GDP等冷冰冰的指标,而加入大量以人为本权重,以城市最初的居住、生活、工作就业、商业活动甚至文化交流的功能为重要参考指标。

3、对于跨地区的投资、产业安排布置、人才流动、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依据。

4、对于国内全局性统筹安排社会资源、调整布局等,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

另外,根据Atkearney科尔尼《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国城市全球竞争力总体提升方面,主要依靠香港、北京、上海三座超大型城市跻身国际一流水平与15座新一线城市拉动。

科尔尼的报告显示,中国上榜城市数量逐年增加,已超过美国达20座城市,占据榜单总城市数量近六分之一。同时中国城市的总体排名提升明显,尤其是中国超大型城市中的香港、北京和上海,总体排名近年来稳步上升,皆达到全球前20名水平,综合实力均跻身真正国际一流城市之列。

具体来看,三座超大型城市的城市特点以及在各个维度的能力和表现对于其他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其中,北京和香港这两座城市的竞争力主要得益于其在商业活动和人力资本上一直以来的优异表现。上海的排名近年来得到较快提升,除了得益于商业活动方面的高竞争力以外,也归功于信息交流平台的大力建设和文化体验活动的推广。

可除了几座超大型城市之外,其他重要一、二线城市目前的全球竞争力较弱。

就科尔尼的《全球城市指数》来看,除北京、上海、香港跻身前20以外,中国其他重要一、二线城市目前排名均在70名以外。同时,除广州、深圳两大珠三角地区的一线城市外,其他重要二线城市现阶段普遍排名仍在100名以外。多数二三线城市在真正全球竞争力面前,表现仍不如人意,结构单一与彼此重复性较多,而综合实力较弱,实力提升缓慢。中国各级城市间的综合实力差距,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状。

尽管如此,不得不承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发展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最快的,其中一线城市的发展最为瞩目。

此外,对于国内的绝大部分城市居民,新一线城市,可能是影响最为深远,因为接近他们的生活、工作、医疗、教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座中国新一线城市承担了1.576亿的城市人口,而中国城镇户籍总数8.137亿,那么意味着新一线城市承担了全国339座市建制的几乎19%的城市居民的居住,如果结合它们的外来劳务人员,承担了超过25%的就业。

这些新一线城市在国内等社会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都基本上在它们周围的城市群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新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教育医疗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国外都市圈的打造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目前国内虽已有3座国际大都市,但在本质上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普遍比中国快。近年国内特大城市围绕“大城市病”(拥堵、产业结构性改善等问题)、优化人口结构等的讨论不断,也是未来中国这些特大城市的发展必然要突破的瓶颈,那么,国际上有什么经验我们可以借鉴?

首先,通勤时间决定都市圈纵深。

研究发现,普通人可忍受的最长通勤时间为45分钟到1小时,所谓的“45分钟定律”。这意味着在该时间范围内,居民所能够到达的最大距离,往往就反过来决定了一个都市圈由中心到边缘的最大半径。有效提升城市通勤能力,主要是指高峰时间的实际能力,这才是我们要真正关注的“硬件与软件”。“硬件”方面,21世纪的中国交通建设已然十分发达,但其中“软件”——交通管理的行政能力,是目前相当部分城市管理层没有真正关注的,如何提升高峰期的单位时间通行量是国内城市与都市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线城市。

其次,都市圈区域之间的融合,需要高度发达而行之有效的轨道交通系统来支撑。

以日本东京为例,伴随东京都市圈人口的持续流入性增长和职住分离现象的不断增加,伴随而至大量高峰期的通勤出行需求。据李龙胜等《轨道上的世界—东京都市圈城市和交通研究》表明,东京闻名于世的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以其全天候、运量大、速度快、科学排布、高效分流、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支撑其高强度的通勤流的基础,也是东京数十年来雄踞全球城市指数榜前列的有力保障,成为名副其实的“轨道上的都市圈”。

第三,都市圈优势的建立离不开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以及都市圈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

以英国伦敦为例,它就是一个依托卫星城来疏解核心城市生活压力的最好典范。伦敦都市圈新城建设无疑走在世界前列,参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的报告,自1944年大伦敦规划提出在周围地区建设8个卫星城以后,到1974年,英国先后建立了32个新城来打造大伦敦都市圈。

第一代新城是指1946-1955年间建设的新城,共有14个,其中8个位于大伦敦地区,此时新城定位实质是“睡城”,核心目的是疏散伦敦核心区的人口。第二代新城开发建设并不多,但定位逐渐趋于半独立职住结合的新城,开始注重功能的自我均衡。第三代新城一般指从1967年起建立的新城,共确立了10个新城,其中弥尔顿凯恩斯、彼得伯勒和北安普顿均位于大伦敦地区,此时的新城建设已充分认识到了产业导入的重要性,继续强调经济对人口的承载作用,通过新城自身创造就业岗位,实现职住平衡。

中国如何打造城市群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城市群既需要“硬件软件”的提高,还有另一个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要素——人才。

与国外经验相契合的是,由于中国核心大城市在资源上是绝对的垄断地位(经济金融、政治、医疗教育学术等),其他城市如果定位自己要“振臂高挥”恐怕都是任重道远。所以,合适中国城市生态的,就是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卫星城城市群”模式,减少同质化竞争,而侧重补充。而新一线城市就是目前以至未来的中国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群的优劣,相当大程度都由核心城市的情况决定,而对城市群科学前瞻的规划与安排,反过来又让这些新一线城市如虎添翼。

不过因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模式,各自都追求“发展的政绩”,这种各自分工协助,自然惹得很多城市群的成员领导不乐意。所以,我们会看到目前国内不少城市群的城市,经常是同质化的互现竞争,协助共赢常常只是嘴边说说罢了。

因此,城市群建设必须依靠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真正协调才可以做到,这也是为什么香港、北京、上海可以成为真正国际一流大都市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特殊情况——户籍管理制度,让明确人才引入与高质素人群权重走在了讨论城市发展“硬件软件”前头,成为中国特殊城市与城市群最核心的竞争力之首。

中国仍是以核心城市与新一线城市为中心点的卫星城概念城市群为主要结构,也是最科学可行的结构,但与旧金山、东京、伦敦不同,中国的核心城市也好,新一线城市也好,真正的人才与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而这方面由于户籍管理问题,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情况。

当然这里不是说旧金山、东京和伦敦不重视人才,而是指他们都是有了产业或者产业规划,人才自然慢慢流入,中国是有特殊户籍制度,而且所谓“人才”的概念也各有不同,必须人才与产业高度同步,而且是合适的,这里就需要新一线城市在引入人才方面先行。所以看到近年这些城市“抢人才”,你就明白它的核心含义。就上海金融业来说,要引进的人才必须是实实在在金融服务业的实际操作科班。如果引进来一堆农业博士,虽然是高阶人才,但却不太合适,或者在一个工业化核心城市,你引入一堆物理理论学家,不如引入高阶工程师与高级技工来得有效。

而目前中国在全球排名第五的香港,其打造城市的经验在一国两制的制度性因素之外,也是可圈可点,尤其是结合最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的提前规划,卓有远见的布局,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考虑充分,城市之间的多维度互通互联;里面的新一线城市互现之间的引导与协调也是相当得法。

产业布局宏观化、差别化,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明确而不重复,业态分布在自然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引导与扶持。例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全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区,与电子科技中心的一线城市深圳、传统制造业基地的中山与东莞、新自由贸易区的珠海,还有娱乐业闻名的澳门,在布局与发展上相辅相成,互相支持与补充;

要打造国际级城市群,文化、教育、学术交流、产业博览会等必须齐全,在大湾区的规划与目前现有的基础上,满足了这些要求。

而上海与长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情况相同,在城市群的硬件与软件上同样成熟。

总体而言,我国三座超大型城市的竞争力定位清晰,普遍在商业活动方面优势显著,经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全球竞争中表现亮眼。但在新一线城市的发展上,需要多借鉴国外经验,与其他城市建设相辅相成,既综合全面,又要有侧重点地发展城市竞争力。基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人才与技术,是提升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最核心的因素。

本文为一财朋友圈特约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