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跨国医械巨头心血管耗材需求强劲反弹,中国市场前景如何

第一财经 2023-04-28 21:08:58

作者:钱童心    责编:陈姗姗

“要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最关键的一点是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更多定制化或个性化的改造,包括对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生产进行本土化。”

本周,多家医疗器械巨头陆续发布的财报显示,心血管耗材产品需求强劲反弹。不过在中国市场,跨国巨头正在面临更为复杂的商业环境。

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CEO杰夫·马萨日前在访问中国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最关键的一点是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企业传递全球复苏信号

马萨本周在疫情后首次访问中国。在马萨访问期间,美敦力正式启用了位于上海临港的医疗科技产业基地,该基地也将成为一个集高端医疗科技研发和本土化生产于一体的心脏疾病管理基地,生产包括心脏植入电子设备在内的本土化产品。

马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医疗体系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有很多不同,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更多定制化或个性化的改造,包括对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生产进行本土化,只有这样做才能满足中国医疗体系独特的需求。”

美敦力预计将于5月25日公布财报。过去两周,多家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已经陆续发布财报,并传递出全球销售强劲反弹的信号。

爱德华生命科学公司4月26日上调全年销售额和利润预期,理由是人工心脏瓣膜和其他心血管设备的需求强劲。该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心脏瓣膜的销售额将在38亿美元至40亿美元之间。

波士顿科学公司也上调了全年利润预期,并称择期手术的复苏推动了对医疗设备的需求,例如该公司生产的心脏起搏器、支架和导管。波士顿科学公司最新公布的季度销售额增长12%至33.9亿美元,其中心血管领域的销售额增长12.7%至21亿美元。

美国强生公司和雅培上周财报也传递出复苏信号。雅培财报显示,随着医护人员短缺的缓解和医院手术量的增加,销售额有所回升,心脏瓣膜等结构性心脏产品部门第一季度在美国的销售强劲增长。

尽管如此,雅培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降幅仍然显著,净利润为13.2亿美元,同比下降超过46%;营业收入为97.5亿美元,同比下降超过18%。

两股力量重塑“旧模式”

咨询机构麦肯锡上个月发布的一份关于跨国医疗科技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报告显示,中国蓬勃发展的医疗技术市场规模在2021年已经达到700亿美元左右,如果政府的“健康中国2030”计划继续进行,中国医疗技术市场规模十年内可能会翻一番以上,中国在医疗技术市场每年的支出将增长9%,医保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也将提高到与欧洲一些发达经济体几乎持平的水平。到2030年,中国的医疗技术市场将达到全球市场的20%左右。

“中国可能仍然是世界上对医疗技术最具吸引力的增长市场。”麦肯锡指出。但报告同时称,跨国企业领导者面临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继续存在,他们需要重组商业运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

麦肯锡认为,政府为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支付高价,是过去20年吸引许多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最近政府带量采购和DRG医疗支付改革两股力量改变了很多“旧模式”,这要求更多差异化的创新产品。

过去中国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重视销售队伍,依赖众多分销商庞大的商业网络,但如今这种“旧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在新的定价和竞争环境中,跨国企业需要在财务方面更加谨慎,以维持增长,提高效率。

“在某些产品类别中,无法从这些转变中获利的小型分销商已经退出,分销整合的趋势显而易见。”麦肯锡报告称。

尽管增长速度放缓,但中国的医疗技术市场继续提供巨大的潜力。一些企业已经将管理和销售资源重新部署到高增长的创新产品类别。例如,雅培削减了心脏支架产品的销售团队,并专注于创新的连续血糖监测仪;波士顿科学公司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并加大了收购布局。

去年年底,波士顿科学收购了中国港股上市公司先瑞达医疗,这也是过去五年来,跨国医疗器械企业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罕见收购。波士顿科学表示,这一交易将增加公司对中国终端市场的敞口,提高在中国本地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田运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和国际先进医疗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人民的医疗支出意愿持续走高,且对医疗的升级和普及性有迫切的需求。这些都会共同支持一个长期稳定和向上扩张的医疗器械市场。”

她同时指出,随着世界形势的复杂化,带量采购和医疗支付改革的同步进行,对本土化研发生产的鼓励以及本土公司竞争力的日趋提升。

“我们看到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有两极化的趋势。”田运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能够在产品和商业化模式上不断保持创新并快速应用进中国市场,有选择地通过内生或外部伙伴进行合适的本土化,真正解决不同层级的医生和病人痛点的企业更有机会迎来发展机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