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务部答一财:中方敦促欧方在CBAM后续实施细则治理中留出足够评论期

第一财经 2023-07-13 16:27:29

作者:高雅    责编:冯迪凡

包括中方在内的多个成员方,要求就CBAM此类措施,加强多边监督审议和专题讨论。

近日,世贸组织(WTO)举行货物贸易理事会会议,中国等12个WTO成员在发言中重申了他们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措施的关注。

7月13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注意到,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于今年5月完成立法,后续欧方还将陆续发布有关实施规章草案征求意见。

束珏婷称,中欧双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就该问题进行过多轮讨论。中方敦促欧方在后续实施细则治理过程中,留出足够的评论期,并充分考虑各成员和利益相关方提出的关注和意见,确保有关立法构成符合世贸规则。

此外,有记者就“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据报道将于近期访华”进行提问,束珏婷介绍:“中方对雷蒙多部长访华持开放和欢迎态度,正就此与美方进行沟通。中方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对话沟通,解决经贸领域彼此关切,推动建设性务实合作。”

第一财经记者高雅/摄

CBAM加强多边监督审议和专题讨论

今年10月1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启动过渡期,并将在2026年开始正式实施。

本月,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访华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认为我们所做的事情是符合WTO规则的。”

主管欧盟“绿色新政”事务的蒂默曼斯表示,他认为WTO必须考虑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塑造全球贸易,以更好地解决气候危机的需求。他还称,CBAM的“唯一目的是防止碳泄漏”。

束珏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一直是世贸组织成员关注的焦点,许多成员曾表示,欧方相关措施不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基本原则,对欧方执意采取单边措施表示担忧,对欧方措施是否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提出关注和质疑。

束珏婷说,包括中方在内的多个成员方,要求就此类措施,加强多边监督审议和专题讨论。

近期,非洲气候基金会研究报告称,CBAM每年将给非洲国家造成250亿美元的损失。在WTO对欧盟举行的第15次贸易政策审议会议上,中方也表示,CBAM等措施将歧视进口产品并限制市场准入,尤其是来自发展中成员方的产品。

美国也对CBAM表达过担忧。在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CBAM提案之前,美国在WTO市场准入委员会和2020年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上提出了对这种机制前景的担忧。美国和其他几个成员强调,任何欧盟的CBAM必须符合WTO的规则,并且不能构成变相的贸易壁垒。

束珏婷称:“接下来,中方将继续坚持提案驱动,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与各方一道,推动就包括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在内的绿色贸易政策措施开展专题讨论,确保有关措施符合世贸规则,避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WTO《投资便利化协定》为中国带来什么红利

7月6日,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谈判召开大使级会议,会议宣布《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成功结束。

对于该协定能给中国带来何种红利,束珏婷表示:“投资便利化谈判是世贸组织规则与时俱进的重要尝试,谈判成功结束并达成《投资便利化协定》,这充分表明,在经济全球化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世贸组织成员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多边化的规则能够与时俱进,及时回应工商界的期待和诉求。”

束珏婷称,《投资便利化协定》是全球首份投资协定,旨在增强各国投资政策透明度,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加强投资领域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投资流动更加顺畅。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振,需求减弱,投资趋寒的形势下,该协定的达成为改善全球营商环境,提振全球投资者信心将发挥积极作用。”她说,据相关机构测算,《投资便利化协定》若顺利生效实施,可以为全球带来高达1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收益。

束珏婷还说:“值得注意的是,100多个谈判参加方中,有70多个发展中成员,包括中国、巴西、印尼、柬埔寨、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等。谈判由发展中成员发起,发展中成员还提出和参与联署了2/3的提案,充分说明推动投资便利化符合时代潮流,和成员方,特别是发展中成员经济发展需要。发展中成员已经成为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力量。”

束珏婷表示,中国是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也是投资便利化议题的首倡方,《投资便利化协定》达成对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

一方面,有助于我对标国际高标准重要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另外一方面,有助于推动降低我国企业跨境投资成本,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各方一道,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