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94汇率改革拯救了汪小姐!——透过《繁花》看改革开放(四)

第一财经 2024-03-04 14:39:39

作者:巫景飞    责编:高雅馨

自1994年元旦开始,中国实施了首次重大外汇体制改革,也称94汇改。

(本文作者巫景飞,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电视剧《繁花》中的汪小姐南下去找工厂,虽然老辣的爷叔各种围追堵截,但暗中有宝总加持,明里范总的帮衬,她总算找到了合作工厂。不过,她感情用事拒绝了宝总的帮助,放弃低价工厂,找了一家开价高的工厂。

接这个外贸订单时,汪小姐对外报价很低,代工厂的采购价又高,如此看汪小姐的明珠公司即便做成了这张单子,也是赔本赚吆喝。道理很简单,收入小于成本、入不敷出。当然,更大的风险是如果明珠公司无法全额支付加工费用,那么在那个年代是可能因诈骗罪被关进提篮桥监狱的。

但最后这笔订单居然为明珠公司带来了8万元的利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自1994年元旦开始,中国实施了首次重大外汇体制改革,也称94汇改。

94汇改的关键点是,汇率由双轨并为一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全球市场接轨,同时人民币换美元,由5.8左右一下子贬值至8.7左右,也就是1美元原本只能换5.8元人民币,94汇改后可以换8.7元了。

汪小姐由于选择的是美元结算(其实,那个时候出口肯定是选择美元结算,毕竟当时美元换人民币的外汇调剂市场价格比官方价格要高多了),这一下就凭空多出了33%的利润,足以覆盖之前的亏损,这单生意因此转亏为盈!因此,客观地说并不是汪小姐有多少高瞻远瞩,而是只是运气好,赶上了汇改,是汇改拯救了她!

 

1993年以来汇改历程

那么问题来了,彼时的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汇率体制改革呢?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发生了一场风波,之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进取创新的社会氛围被压抑保守所取代,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讲话,举国为之一振!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治理整顿”结束,行政性紧缩和管控措施大大放松。

这一阶段,各地追求高增长的动力极为强大,经济增长1992年猛增为14.2%。但充满弊端的机制犹存,金融和外汇管理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胀也快速抬头,如果不对金融体制等做基础性改革,1988年的高通胀局面会很快到来,而这恰恰是那场风波的主要诱因。当时的严峻形势,引发了各界就改革的目标和步骤的广泛讨论和争论。这就是当年金融和外汇体制改革的起始环境。

具体到外汇体制,当时实行的是“外汇留成制”,即外贸公司在计划内按照官方汇率结汇后,有权保留部分外币,而这部分外币可以自有交易,于是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价格,这个价格与“官方汇率”形成了“双轨制”。

1994年汇率改革前,国内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失衡。1993年的对外贸易出现了较大逆差,达到116亿美元,而当年的外汇储备仅为212亿美元。外汇调剂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官方价格,反映了官方汇率的高估状态,并因而造成进口需求过旺。同时,由于货币供应超常增长,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货膨胀率分别达到14.7%和19.6%,官方汇率贬值压力也因此急剧上升。实际利率则处在负区间,加大了资本外流压力。

汇率双轨制带来的寻租腐败、黑市交易规模日益扩大、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以及通货膨胀率较高、官方汇率高估、贸易逆差加大、外汇储备下降严重、汇率贬值压力加大的现状,增加了汇率制度改革的紧迫性。正是这样的严峻形势下,94汇改横空出世。

概括说,94汇改的核心内容就是3点:

  • 取消汇率双轨制。取消“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价格,只保留“官方汇率”。
  • 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官方汇率”一次性贬值33%,从5.2 贬值到 8.7,向原有的“市场汇率”靠拢。
  • 强制结售汇。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外贸公司赚取的外汇必须在银行换汇成人民币,所谓强制结售汇制度。

取消外贸公司特权,实行汇率并轨,强制银行结汇售汇,一方面消灭了权力寻租,打击了汇率官倒,另一方面也间接促进了银行脱离人民银行体系,商业化运作。而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到位,不仅降低了出口成本,提高了出口产品竞争力,为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提供了支持,而且充分管理了外资预期,遏制了资本外流。

94汇改后,外汇整体的形式非常和谐平稳,我国对外贸易也蓬勃发展,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出口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然,任何发展也不可避免有代价!其中最大的代价或许就是:在强大的出口顺差背景下,强制结汇让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而这恰恰成为了21世纪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的温床。

电视剧《繁花》结束在香港回归的1997年。此时,上海还停留在“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时代,来上海滩淘金的香港房地产开发商们为房子卖不出去而发愁。即便精明的爷叔或许也想不到,一个更大的江湖即将出现,一个以房地产为主题的繁花时代即将到来!

再见江湖,江湖再见!

 

(本文作者巫景飞,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