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算法,服务你还是支配你?丨来点财经范儿

第一财经2023-08-07 23:32:35

责编:杨恺宁

举报

算法“围城”

可能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平台刚看完一条运动的视频,马上被推了一条装备的广告;和朋友聊了一会儿开车旅行的话题,打开手机在朋友圈立刻看到了一条汽车的广告。这背后的秘密其实很多都来自于“算法”。

数字化时代,算法是隐藏于人们各种生活应用中的数字技术手段。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让消费更高效、更个性化;但同时也催生了不少烦恼。在这个算法“围城”中,普通人究竟应当如何趋利避害呢?

01

算法“围城”

出去的不便利,进来的不踏实

“90后”的筱婉是网络平台的资深使用者,她的日常至少要和三个平台应用打交道:早上上班,要用导航软件选择行车路线;中午午休,要用外卖软件订餐;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常会刷刷购物软件。她觉得,算法确实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不过,困扰也随之而来。比如最近她和朋友聊了几句搬家的计划,没想到一打开某软件,就收到了很多和居家改造、居家好物有关的推送。随着她的点击,类似的内容也越推越多。“我也不知道它是怎么知道的”,筱婉不无担忧。

和筱婉有相同体验的人不在少数。《光明日报》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完成的一份调查显示,有56.9%的受访者认为算法程序提升了电子产品使用体验;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144名“80后”到“00后”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3%的受访者曾被算法推荐服务困扰过。

同样的话题,我们在上海的大学路做了一次随机采访,受访者也表达出对信息冗余的困扰和对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担忧。

“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算法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及创业学副教授郭薇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对算法的应用。从企业端来看,算法不仅是平台型企业定制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必不可少的机制,同时还在众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

但用户端视角所呈现的情况却相对复杂。“它可能真的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郭薇认为,用户喜欢接触与自己偏好一致的信息是无可厚非的,但在算法主导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名义下,会制造大量同质化的信息,用户接触的信息面越来越窄,从而陷入“信息茧房”。同时,在海量的信息中,用户可能不自觉地“放弃”掉自己的判断,从而对算法越来越依赖。这样的恶性循环,本质上有悖于公平,也有悖于“精准化服务”的初衷,却很可能因为平台方趋利的目的而大量出现。

2022年3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明确要求保障用户的算法知情权和算法选择权,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随着规定的施行,各大平台相继做了算法优化,并推出了算法推荐的一键关闭功能。

有了法规的保护,算法“围城”中的人更有安全感了吗?调查显示,部分用户对于“个性化推荐”关不关表示纠结:有人觉得关闭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有人觉得关闭后降低了用户体验,难以适应。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我们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到算法的“围城”中,出去的不便利,进来的又不踏实。这需要我们对算法和它的运行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

 

02

算法是什么?

它有善恶之分吗?

算法是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加减乘除、倒背如流的乘法口诀都是算法。在数字化的语境里,算法究竟是什么?

用户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算法,即算法推荐技术,是通过抓取用户日常的使用数据,对其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行分析,并进行“标签化”运算,进而精准化地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

相关调查发现,真正了解算法和运行机制的人并不多,仅有43.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熟悉算法,更多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算法“一知半解”“知道又好像不太熟悉”。

“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新的范式”,上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数据运营总监杨冠军这样概括他对算法的理解。

杨冠军认为,人类科学认知世界的范式大致分为:第一种用实验的方式,如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第二种用理论-假设-推导的方式,如什么是真空,什么是静止;第三种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推导-验证的方式;第四种是算法范式,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建立模型,通过类似于全量的数据或者全方位的数据,去计算并得出“它是什么”的结论。前三种范式因果关系清晰,因此容易被理解;第四种范式不容易表述,因此容易令人产生困扰。

随着算法的不当应用,“信息茧房”“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随之出现。这就引发了一个新的疑问:算法本身有善恶之分吗?

对此,“技术派”杨冠军表示,技术是中立的。“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是强制给定的有限、抽象、有效、复合的控制结构,在一定的规则下实现特定的目的。简单地说,算法就像一张白纸,使用者喂给它不同的数据,最后就可能导向不同的结果。因此,算法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范式,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关键是“喂养者”。

而“学术派”郭薇教授则认为,从商业角度看,算法在使用中是有善恶之分的。每个平台企业本能地都想了解“你属于哪类人”“我应该给你什么”,因此,数据采集的范围、平台的市场意图等都会写进代码,影响数据采集和算法运算。简单地说,算法的设计中,很可能带有平台企业的价值观嵌入,用户被“算计”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成“神”还是成“魔”,在使用者的选择。这是“体验派”筱婉听了两位专家的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也代表了用户方的困扰。

对此,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数据二十条”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个人信息采集、数据使用和算法应用被纳入到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治理框架中。随着“喂养者”的行为不断受到约束,用户的权益将进一步得到保障。

 

03

算法“围城”中

如何提升个人的算法素养?

算法看不见,摸不着,个人对其很难“溯源”。研究表明,用户与算法平台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信息沟壑”,平台掌握着算法的模型公式和呈现规则,通过对信息筛选标准的个性化设计,以及对其他平台的“数据跟踪”,让用户处在信息金字塔的底端。

如何逾越算法“鸿沟”,走出算法“围城”?从社会层面看,法律法规的完善将是有效避免算法被不当利益利用的手段;而从个人角度而言,也应当提高算法修养,避免算法成为“算计”。

对此,专家给出了几个直接有效的方法:

首先,打造非熟客“人设”。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特意选择关闭或者点击“不感兴趣”,“混淆”算法对你的设定;或者直接删除App,提醒平台这个用户将要“流失”。

其次,谨慎安装App。

对于一些你不了解的或者相对小众的手机应用,能不装就不装。

再次,多渠道比价。

对于同一个商品,可以使用不同竞品APP进行比价,甚至可以选择在手机端和PC端进行比价,也可以多询问亲友的比价结果,有助于打破消费者间的“信息差”,防止大数据“杀熟”。

另外,建立和算法有关的基本知识框架

身处与算法共存的时代,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算法工程师,但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成为更有智慧的算法使用者。可以阅读一些和算法、大数据相关的书籍,了解数据分析、算法运行的底层逻辑,建立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做到不被“算计”的同时,还能更好地让它为我们所用。

当算法渗透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算法素养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

 

关于算法,还有哪些精彩观点?

敬请关注8月7日22点46分东方卫视播出的《来点财经范儿》节目。

相关视频
33'00''

《繁花》没有激活A股,却激活了这些投资箴言丨来点财经范儿

上世纪90年代,上海股市如何在懵懂与兴奋中野蛮生长?股市中的“宝总”们如何一路开挂?“麒麟会”里的老法师们如何“做局”?《来点财经范儿》推出系列特别节目——“《繁花》里的财经范儿”,第一期就是股市篇,与您谈上海股市,品上海股事,讲上海故事,与观众重温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7:18
01'16''

文化衍生品的强经济逻辑丨来点财经范儿

文化跟经济是密切相关的。《繁花》投资很大,能不能赚回来?都有这种困惑。但是《繁花》实实在在带动了黄河路再次繁华,同时它衍生了很多的衍生品,套餐,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7:56
01'34''

“有价”与“无价”是如何巧妙切换的?丨来点财经范儿

《繁花》这部片子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有价”与“无价”巧妙的切换。外汇它是有价的,黄金是有价的,但是片子中间表现出来有很多内容,比如说情感、名誉、面子,好像都是无价的。但是在上海的商业氛围里面,当它们在进行交换的时候,它们又变成了“有价”了。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7:56
00'29''

上海爷叔教你风险意识丨来点财经范儿

上海人特有的风险意识,做什么事情不是硬着头皮就往前冲,不管后路是什么,而是会在做决定之前,未思成功,先虑后路。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7:56
00'50''

预告:《繁花》里的财经范儿丨来点财经范儿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0:0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