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首席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连平:让金融活水更多流向民营经济丨首席评论

第一财经2023-08-10 14:53:24

作者:首席评论    责编:施宇楠

举报

编者按: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效果正逐步显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0.2%,国内物价运行总体稳定。展望下半年,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如何提信心、稳增长,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发力空间?《首席评论》专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

连平教授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特聘专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多次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多次出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主持的专家座谈会。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金融和商业银行。

以下为采访全文: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以及精准支持稳增长,下半年我们的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发力空间?在促进房地产、民营经济等关键领域发展方面,如何更好发挥金融力量,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方向在哪里?

第一财经:如何推动下半年经济的持续回升,您有什么建议?

连平:我觉得确实还是有许多方面可以进一步地考虑、出台一些政策,来更好地推动下半年的经济运行以及增长。

第一个建议适度扩大减税降费的规模。2022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以及退税缓费是超过了4.2万亿元,今年建议不低于4万亿元(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尤其是对于那些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工商个体户的税费的优惠政策,是否能够进一步放宽?从当前来看,最困难的还是这类企业,所以政策支持要有针对性。另外,我觉得还可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力度等政策。

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来支持实体经济,毫无疑问就涉及到政府的债务问题。所以我第二个建议就是适当提高政府债务的上限,以增加政府的可用资金同时调整观念,来合理看待债务上限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地方专项债的额度,或者是更加充分地使用专项债结存的限额,还有增发国债等等,我们认为这些措施不会增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与赤字,当然也可以考虑增加财政赤字,调整财政的预算。我觉得在当下,中央政府可能是需要适当举债更多一点,加大转移支付,来支持地方政府改善收支矛盾,让它能够更好地发挥关键作用。

第三个建议是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就是国家的先进制造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仍要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并且通过这些重大的项目还可以拉动相关的投资和消费。同时还要支持薄弱环节,即中小微民营企业,这是支持的重点方向之一。

第四个建议就是继续延续使用一些结构性的货币政策的工具,比如一些再贷款,在去年前年推出了不少再贷款的项目,我们认为接下来还可以探索设立消费再贷款来支持消费。消费再贷款就是通过给商业银行提供利率水平比较低的再贷款,让商业银行来发放一些支持消费的贷款。

第五条建议是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提供稳定的居民住房的信贷支持。说白了,按揭贷款这方面的支持不要迟疑,要保证按揭贷款的供应。另外建议保持对优质房企合理的融资支持的力度,这方面也非常重要。因为“保交楼”的事件发生之后,使得许多消费者对于一些房企信心不足,有不小的担忧。因此,解决好房企的融资的问题,对于接下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复苏都是有好处的。因为房企确实还是有很多的困难,要尽可能地通过适当的金融支持来避免房企出问题,将“保交楼”的问题能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觉得金融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还有一条建议,就是消费的政策怎么更好侧重家电与汽车的消费,也就是说财政金融还是要加大对于消费方面的支持比如可以加大对购物、装修、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券的发放力度,利用一些场景,加上政策刺激的投入,从而推动消费的增长、促进消费的回升。

近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频繁推出。继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后,7月27日住建部明确“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三大政策措施,7月29日前后,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住建部门相继表态将“抓好贯彻落实工作,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

第一财经:对于经济的拉升,房地产这个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当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房地产的定位应该推出什么样的政策

连平:今年以来,总体来看,在经济的恢复中,消费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释放。制造业投资已经到了一个接近潜在增长水平,也就是说已经也是较快地回升了。基建投资今年以来它的增速也是相对放缓,其实也说明在去年8%-9%的水平上,今年还要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真正说需求还被较大程度抑制的,可能就是房地产领域,房地产领域还有许多需求是可以得到释放因为在重点城市,包括一线和重要的二线城市,限购、限贷、限售等等在很多地方还是存在的,这些限制性政策的存在,使得这些地区本身存在的房地产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地释放,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有效地释放。我们可以在未来这些方向进一步推进比如扩大重点城市的土地和新房的供给,比如进一步放松城市户籍的限制,主要是在一线和二线的城市。要大幅度地放松热点城市的限价、限购和限售,还有降低一些城市的首付比例和房贷的利率。这些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青年,以及在城市的打工的民工等等群体,应该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的利率,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因为这些群体都属于刚需人群,应该给予优惠和支持。

还有要推进农村宅基地的改革来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其实现在已经在推进,去年二十大报告中也已经明确了政策方向:

今年以来,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推进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应该要加快步伐。这个工作当然不是短期就要完成的,在短期可以加快步伐,在下半年落地,在一些有条件省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一些省份,可以加快步伐来推进。然后作为一个中长期的计划,来不断地释放这方面增长的潜力。

我觉得对于中国来说,房地产领域在未来还是有不小的成长空间的因为我们还有几亿人在农村,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是不高的,到目前为止,常住人口的城镇化也就是在65%左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要达到80%的话,还有15个百分点左右,而80%这个比例,在发达国家是属于是较低的一个水平。未来我们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更多的投资的需求、建设的需求。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进入都市圈、城市群,会带来更多的这方面的建设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和住房的这些需求,这些对房地产都会带来拉动。所以我觉得在房地产市场来看,我们还是要有信心,这是需求方面。

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市场,更多增加一些土地的供给,更多推出一些价格合理的土地,同时更多支持房企来增加住房的供给,促使城市在未来能够保持供求平衡,在这个方面我认为应该多下功夫。事实上也有少数的省份和部分城市,在供给保持平稳增加的情况下,供求关系趋于平稳,房价还是可控的。这需要我们在政策方面更多加以考量,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做好供求关系的平衡,这个市场才能保持一个健康、平稳的发展。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2023年以来,民间投资持续处于低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2%。为提振民间投资,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提出将“加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保障和要素保障”等工作措施。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中也提出,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第一财经下半年,还有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推出来,去提振民间投资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连平:对于民营企业的扶持来说,我想重点说几点关于金融方面的扶持政策如何来更好的到位。我认为,未来政策重要的和实质性的是要增加政策的优惠和扶持,尤其是从税收、金融方面的支持和优惠的政策。在享受国家税收政策这个方面,民营企业不仅要享受到和国有企业同等的地位,同时还是不是应该享受一些倾斜性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地位,直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不能够说中小微的民营企业就已经摆脱了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我认为在未来,可以在金融方面给予中小微的民营企业更有力度的政策倾斜和措施的优惠。比如说是不是可以探索建立一个专司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的体系在主要的发达国家是有这方面实践的,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现在这个做法,是由大银行来承担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更多的是将这些支持的责任落在了商业银行身上。我们要知道,商业银行它毕竟是商业性质的,有自己的经营目标,有利润最大化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够发挥好这个作用是个问题。由财政支持的政策性银行体系来专司这项功能,会不会更有效果、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在这方面如何平衡好,我觉得可以进行探索。再者,可以由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针对性的再贷款,以降低民营、小微企业、民企的信贷成本。还有是不是可以考虑由财政出资,来推动相关社会资金,扩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担保基金的规模,以及给予适当的补贴。还可以鼓励银行加强和担保公司合作,发挥担保公司为企业征信和风险银行的作用。开展银行对民营、小微信贷政策导向的评估,引导银行在增加中小微企业的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和中长期贷款等等,推广随借随还的贷款等等。

还可以鼓励银行机构加大知识产权质押的融资,引导银行与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投贷联动的机制等等。在知识产权质押的这个方面,近年来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创新,一些银行也推出了很好的方式,运用一些数字化的方式,给这些知识产权可以用作抵押融资的企业很多实质性的帮助。我觉得现在银行应该把这些做得很好的案例拿出来进行推广,使得银行更大力度地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的支持。

总体来说,我觉得政策还是需要更有针对性,同时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还要本着满腔热情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基调出发,来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我认为在未来长期来看,支持好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未来更加健康、更加稳定,这个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十分关键的问题所在。

第一财经: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5、6、7、8、9”的贡献度,比例会提升吗?是否有这样的空间?

连平:从当前的情况来看,“5、6、7、8、9”我估计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就是在某些方面已经降下来了。比如我们刚才讲的,民营企业投资负增长,很多民营企业的资金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而不是去开展经营等等,这些可能都导致“5、6、7、8、9”中的某些部分会相应发生变化,表明民营经济的地位不是进一步地加强,而是有所回落。但我认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民营企业会再度进入平稳健康发展,未来会继续保持这么一个态势。当然也不排除未来可能在某些方面占得比重会更高一些,比如像就业这些方面,有可能所发挥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本期节目

编导 官悦

制片人 尹淑荣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20'00''

利好政策频出 能否激活房地产?丨首席评论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当前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是否可控?4月下旬以来,热点城市楼市政策密集加码松绑,取消限购、以旧换新等政策是否将持续发力?新一轮楼市去库存,如何破题? 《首席评论》邀请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以及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做客演播室,共同探讨。

05-16 12:29
20'00''

ESG“中国标准”时代到来丨首席评论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根据《指引》要求,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场有约三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而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约四分之一。《指引》实施后,ESG披露有哪些新要求?企业如何在中国标准和国际准则间找准自己的定位?第一财经《首席评论》邀请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理事冷冰做客演播室,共同关注这一话题。

05-09 17:00
12'13''

薛澜:如何防范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丨首席评论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异常活跃,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的重大突破,打开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序幕。但与此同时,人类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并在保证其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让其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就“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相关话题,第一财经《首席评论》专访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

04-24 10:23
08'50''

皮萨里德斯:调整再分配机制 应对人工智能引发的“不平等”丨首席评论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将提高工人的生产力和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工作岗位流失和“不平等”。如何应对AI、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对就业市场的冲击?第一财经《首席评论》专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04-23 17:05
20'00''

杰弗里·萨克斯:中国发展如何增益世界?丨首席评论

04-18 11:0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