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首席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能源转型“热潮”下的“柔性”思考丨首席评论

第一财经2023-11-09 11:04:15

作者:首席评论    责编:施宇楠

全球能源巨头壳牌如何平衡“能源保供”与“2050年净零目标”?
举报

2022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在高位盘整,从而推高了国际能源企业营收。数据显示,2022年五大国际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均刷新历史高点,共计实现净利润1960亿美元,同比2021年翻了一番以上。其中,高碳排的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对整体业绩增长的贡献最大。国际能源企业的绿色转型进程遭到质疑。

近日,壳牌中国在其2023“赋能进步·共创更加均衡稳健的能源转型”高峰论坛上再次重申,将坚持“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不改变。壳牌将如何实现传统业务与新能源业务之间的平衡?今年7月新上任的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陈琳女士,将为壳牌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哪些“变”与“不变”?作为壳牌中国史上第一位女性集团主席,她又将如何看待“女性角色”和“能源变革”的碰撞?《首席评论》专访壳牌集团执行副总裁、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陈琳。

能源转型,“理想”与“现实”如何平衡?

第一财经:“包括壳牌在内的许多国际能源公司重新聚焦上游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能源企业的新能源转型的效果不佳”,面对这的担忧质疑,您如何回应

陈琳:回顾历史,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烧煤,但煤炭占整个能源结构的半壁江山其实是到了20世纪初,而石油的“崛起”大概是1860年,也就是在一百年后,石油的使用超过了煤炭。现在,我们肯定是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来搭建一个低碳的能源体系,但也应该认识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现在大家的共识,已经由以往的(主要关注)如何平衡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现在更加入了一个安全、可负担和可持续(的理念),三者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关系。能源安全,不能够认为它是理所应当的,其中,持续投资是关键。

壳牌中国对于新能源体系的搭建,与中国的整体思路是不谋而合的:在“摧毁”现有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之前,要先搭建起低碳的能源体系,“先立再破”。

第一财经是一个平衡的过程。所以上游的油气开发业务,并不会影响壳牌“2050年净零目标

陈琳:对。壳牌希望2050年能够成为一个净零排放的能源企业,这是我们整个集团的“北极星”,它没有改变,但我们要眼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脚踏实地是对于壳牌——一家国际能源企业——保障安全、稳定、可负担的油气资源的供应,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会继续稳定现在的对于石油的供应。同时,我们会加大对液化天然气的投资。因为天然气本身的特质,如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包括未来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能力,我们相信它是在未来几十年非常需要的、重要的能源组成部分。

同时,在下游以及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的版块中,我们拥有的是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庞大的客户体系。所以我们的重点是放在如何服务于我们现在的客户,为他们提供今天所需要的、充分的以及低碳的能源解决方案。

第一财经:国家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后,全社会开始重视低碳发展并且行动起来,这对于壳牌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琳:在2020年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之后,2021年初,壳牌在这一关键时点提出了“赋能进步”战略。我们希望提供更多、更清洁的能源给中国,同时能够赋能中国的社会进步。这一战略和壳牌过去在中国近130年的历史是非常吻合的,因为在129年前,壳牌以创新的方式把煤油带到了中国,给中国的千家万户带来新灯火。

在2008年,当时壳牌和中石油合作的长北天然气项目,首次投产的首气,是通过陕京二线供应到了北京的奥运会,点燃了主火炬。这是壳牌在2008年天然气这方面的贡献。

在2022年2月,北京的冬奥会和残奥会期间,壳牌也是在张家口,通过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所生产的绿氢供应了当时张家口赛区超过75%氢燃料电池车使用。这是壳牌在氢能领域的贡献。

壳牌位于张家口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

这些年来,壳牌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中国整个能源体系的搭建和转型的一个深度的参与者。

另外,壳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超过12年的合作,为中国能源转型建言献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能够把中国的实践、对中国市场的洞察带进来,壳牌作为一个全球的能源企业,能够把在全球的实践、经验,包括教训带进来,形成一个政企合作的典范案例。未来,壳牌还希望能和中国在“十五五”期间密切联合,把能源顾问的作用也贡献在中国的能源体系转型的过程中。

第一财经:您在带领壳牌中国实现“2050净零”目标过程中,有哪些“变”和“不变”?

陈琳:有三个“不变”。首先,壳牌“赋能进步”的战略不变。我们的使命依然是为中国提供更多、更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以赋能进步。第二个“不变”是壳牌对于中国的承诺、信心和决心不变,2024年是壳牌进入中国130周年,我们一定是初心不改。第三个“不变”是在合作共赢方面的决心不变。在未来,壳牌和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以及政府之间,会越来越多地需要搭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低碳“生态朋友圈”,一起共创净零未来。

如果说“变”,应该是因为中国市场和我们的中国客户的需求在始终地与时俱进,所以我们会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多样的、更具功能性的、更具差异性的以及更加绿色、低碳的产品。这是我们会一直要和市场与时俱进的部分。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报告《中国石油市场形势与展望》认为,随着中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交通用油需求将达峰,“十五五”期间石油需求总量将达峰。

净零行动,加速构建“低碳生态圈”

第一财经对于全球所有的大的能源公司来说,什么时候达到oil peak(石油需求峰值)是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对此怎么判断?

陈琳:在2022年,壳牌中国基于壳牌的能源远景方法论,发布了一份《中国能源体系2060碳中和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能源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可能路径。其中提出,随着中国在乘用车以及包括轻型的公路运输车辆的电气化的巨大发展,在本世纪的20年代,我们会看到在油品方面的达峰。但我还想强调的是基于现在能源体系的庞大和复杂程度,应该说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到2060年它们在整个能源体系的作用不会完全消失。这个趋势不仅在中国有,在全世界也是这样。

第一财经:这个判断对于壳牌在中国能源转型的投资方面有什么影响?

陈琳:在中国,我们能够看到电气化正在发生,这是大势所趋。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电动车的渗透到年底可能会达到36%左右,这在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对于壳牌这样的公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目前,壳牌在全球已经有4万个充电终端,其中有超过一半是在中国。截至2023年,我们在中国已经有800个充电站点,超过2.5万个充电终端。

第一财经:所以从充电终端的角度来说,壳牌中国是壳牌全球最大的市场。

陈琳:是的,这与中国在全球电动车的普及、渗透以及发展速度是牢牢相关的。举个例子,我们在深圳的宝安机场附近运营着壳牌全球最大的充电站,其中设有258个充电终端,每天为超过3300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围绕我们的车主,我们提供的是一系列的多元服务,包括壳牌咖啡、便利店、洗车以及司机的休息站等等。同时,我们在充电站的屋顶还铺设了太阳能光伏,一年大概能生产30万度绿电,直接为我们的车主提供绿电服务。

壳牌位于深圳机场附近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最近我们在武汉落成了“盘龙综合能源站”,它能提供“十合一”服务,包括加汽油、柴油、充电还有加氢,还有便利店、餐饮、咖啡、洗车、车主服务等。它是从传统加油站升级到了综合能源站,因为现在车主的需要是多元的,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要求也是更高的。

壳牌位于武汉的盘龙综合能源站

在润滑油领域也是同样,以往壳牌是给内燃机车提供润滑油,现在电动车可能需要更加安静,我们提供的这种电动车专用的润滑油就能够响应这样的要求。同时,我们过去在中国是通过“蚂蚁搬家”这样广大的维修门店来提供车后服务的,在这些方面,我们也需要通过数字化升级,帮助大家更好地服务于今天的车主。

总体来讲,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壳牌始终会坚持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给客户提供多元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更绿色更低碳。

第一财经:对于“老大难的行业,钢铁、水泥、铝,壳牌能提供什么样的减碳方案?

陈琳:我们总体对于减排有“三步论”:首先是要避免,第二是减少,第三是抵消。

“避免”是指在原料层面,从原来使用化石原料转变为更多地使用生物质的、可再生的和可循环的燃料,这是一个例子。“减少”是指在应用层面,更多地使用可再生的能源,比如说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但对于现有的企业来说,通过企业自身做能效提升还不足以实现最后的净零,所以在最后环节如碳捕集、碳封存,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碳汇等,这些方案对于高排放高耗能行业来说是实现净零的必备途径。

我们在中国已经做了类似的尝试。比如在广东惠州大亚湾坐落着壳牌和中海油合资的中海壳牌,已经从一期、二期拓展到第三期项目。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化工企业,具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征,意味着在我们整个减碳的路径中需要多种方案、多管齐下。在碳捕集、碳封存环节,在中国,我们参与了在大亚湾作为碳捕集与封存产业集群的减碳研究项目,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通过商业化的碳捕集、碳封存方案,有望能够实现大概1000万吨规模的应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希望解决从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解决我们自己企业的减碳,解决我们周边行业的减碳,同时我们的产品也能够因此而成为一个绿色低碳的产品。

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公布了有史以来首套全球ESG报告标准,为各地区的公司披露统一的气候和可持续性信息铺平了道路。未来,越来越多的投资将不仅仅关注企业的利润与财务回报,而是对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考量。如何拥抱ESG,是当下企业都需要做的课题。

向善而行,赋能可持续未来

第一财经: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整个企业界,大家都越来越重视ESG这件事情。我们今天聊的都是E(环境)的话题,关于S(社会)和G(治理),壳牌有哪些实践?

陈琳:在赋能进步战略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一个是尊重自然,另一个是赋能生活。壳牌在中国有三个实践,第一个是壳牌在1996年就已经开启的“美境行动”,它的口号是“美源于心,境成于行”。它是和生态环境部一起合作青少年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提升环境意识,同时还能够实践环境保护的行动,从学生延伸到家庭,再延伸到社会。“美境行动”到目前已经覆盖了近100万的青少年。

学生参与“美境行动”

第二个实践是2019年在中国落地的,在全球有40年左右经验的社会投资项目“创志道”,目的是为中国的小微初创企业主,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提供指导,最后帮助他们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创造,同时促进地方就业和经济。我们来自河北的一位创业者,他在参加“创志道”项目的两年以来,不仅创建了自己的粉条加工厂,而且实现了销售额从20万到200万的增长。

“创志道”小微企业培训现场

第三个实践是我们近期在北京举办的2023“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项目,开创性地给大中学生,包括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学生一个挑战:如何以更少能源去行驶更远的距离?参赛者可以亲手设计无论是内燃机车,还是电动车,还是氢燃料车,通过在具体的设计、制造、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为能源转型贡献力量。今年比赛内燃机组的冠军是吉林大学车队他们一升油跑出了606.7公里的成绩。所以我想,这也是“未来行动派”的魅力,而且这些未来行动派的学生代表们,真的是以创新、合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对我们未来的能源转型更加充满了信心。

2023年“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中国站参赛车队车手合影

202371日,陈琳出任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成为壳牌进入中国129年来首位女性集团领导人。

第一财经:能源行业感觉是一个男性领导更多的行业,在您看来,女性角色能源转型,有哪些碰撞?

陈琳:随着我自己职位、经验的提升,越来越发现女性领导者的比例是在降低的。我其实有一个反思,最近大家经常讲女性的柔性领导力,对于能源体系,我们刚才提到要更加稳健,要更加均衡,还要讲究共创,我想这其实是一个女性的柔性领导力能够很好发挥作用的地方。性别平衡,我觉得它只是冰山一角,但我们能够通过专注提升在性别方面的平衡触动整个冰山,帮助塑造更加多元、平等包容的文化。我相信一个多元的文化,意味着更好的商业结果,以及更好的社会价值。

本期节目

编导 官悦

制片人 尹淑荣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20'00''

利好政策频出 能否激活房地产?丨首席评论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当前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是否可控?4月下旬以来,热点城市楼市政策密集加码松绑,取消限购、以旧换新等政策是否将持续发力?新一轮楼市去库存,如何破题? 《首席评论》邀请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以及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做客演播室,共同探讨。

05-16 12:29
20'00''

ESG“中国标准”时代到来丨首席评论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根据《指引》要求,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场有约三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而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约四分之一。《指引》实施后,ESG披露有哪些新要求?企业如何在中国标准和国际准则间找准自己的定位?第一财经《首席评论》邀请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理事冷冰做客演播室,共同关注这一话题。

05-09 17:00
12'13''

薛澜:如何防范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丨首席评论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异常活跃,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的重大突破,打开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序幕。但与此同时,人类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并在保证其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让其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就“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相关话题,第一财经《首席评论》专访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

04-24 10:23
08'50''

皮萨里德斯:调整再分配机制 应对人工智能引发的“不平等”丨首席评论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将提高工人的生产力和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工作岗位流失和“不平等”。如何应对AI、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对就业市场的冲击?第一财经《首席评论》专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04-23 17:05
20'00''

杰弗里·萨克斯:中国发展如何增益世界?丨首席评论

04-18 11:0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