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1到10,科技创新如何跨过“死亡之谷”?丨来点财经范儿

第一财经2023-12-20 23:20:00

责编:杨恺宁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间,制度的创新一步步解放生产力,相继激发了农业、城市商业、制造业等领域的活力,创造出强大的发展动能。在新的时代,科技创新无疑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如何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激发人的创造力,创造新的动能?2023年年末,《来点财经范儿》希望通过一场来自60、70、80、90不同世代代表的对话与探讨,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与破解。
举报

【编者按】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间,制度的创新一步步解放生产力,相继激发了农业、城市商业、制造业等领域的活力,创造出强大的发展动能。在新的时代,科技创新无疑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如何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激发人的创造力,创造新的动能?

2023年年末,我们对20位青年科研人员和创业者进行深度调研,了解他们的困惑,并带着他们的问题,邀请正在亲身从事和经历创新实践的嘉宾来到《来点财经范儿》的演播室,希望通过一场来自60、70、80、90不同世代代表的对话与探讨,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与破解。

 

“死亡之谷”,难在何处?

一项科研成果从一篇论文、一个模型发展到可以应用的技术和产品,中间会遇到哪些难题?受访的科技青年感受都颇为相似。“成果靠谱不靠谱需要验证”、“科研和产品思维逻辑完全不同”、“缺少资金支持”、“失败风险高”等回答较为集中,除此以外,市场需求不能敏锐感知、很难避免落入单纯追求技术精尖的陷阱、理想化情形和实际需求有脱节、学研产没法联动、没有跨学科思维的团队支持等也是大家普遍感到的困惑。

对此,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科技创新一般会经历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创新和市场化运作三个阶段,人们常用0到1、1到10、10到100这种更形象的方式来表达,这三个阶段各有各的难点,而其中1到10这个阶段,也就是把科研成果变成市场能够用的产品,被公认为世界上的一个难题,就是跨越“死亡之谷”。

刘庆曾经当过教授、大学校长,多年来专门投身创新实践、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他进一步解释,创新链一端的主体通常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普遍重视科学发现类的成果,不擅长也不太愿意做科研成果的技术化、应用化研发。而另一端的企业,往往以利益为导向,大多愿意做成熟的、能够快速产业化的技术。所以1到10这个环节做的人不多,失败率也非常高。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先进超声技术研究所所长周红生,曾在顶级国家顶级科研机构工作28年,既具备深厚的专业技术能力,又亲身经受了市场的验证。他表示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思维、团队、生态的加持都十分重要,这也是从1到10常常很难的重要原因。

 

突破“死亡之谷”,现有路径有哪些堵点?

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参与调研的科技青年大多都提到了一些资金扶持方面的困惑。例如,现阶段看起来较为小众的成果因为看不到前景,无法得到有效资助,对科研成果的初期转化尤其不友好;又比如,现有评价和扶持体系只能“锦上添花”而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等。

刘庆对青年人的困惑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在他看来,当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可以用“既充足又不充足”来形容。充足是指在国家层面的各个部门,都有一些应用技术类研发的专项;而不充足则指无论是项目的设立、评价等方面,都还是按照政府的管理逻辑来运行,没有充分照顾到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这就形成了往往只能“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的局面。而从市场化资金的角度,在我国又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天使基金的文化和生态。

参与讨论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先进超声技术研究所所长周红生和苏州亿创特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培杰,也都对科研成果转化中遇到的思维方式、评价体系、资金扶持、人才结构等方面的堵点有切身体会。

对此,刘庆认为,突破“死亡之谷”、消除堵点的思路,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包括十九大、二十大的精神来进行创新探索实践。党中央一直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刘庆看来,企业应当成为市场创新的主体,这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财政资金去支持解决的技术的需求,难题要来源于市场,来源于企业。第二,企业应该是投入的主体,它是需求提出的主体,又是投入的主体,第三,企业也应该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

 

跨越“死亡之谷”,创新的路要怎么走?

那么,如何相对顺利地跨过从1到10这个阶段呢?参与调研的科技青年根据各自的困惑,给出不同的思考。包括资金的扶持和理解、跨专业的团队支持与合作等,还有为数不少的青年人期待加入一种统筹的机制,这种机制能够对现有机制实现一些创新突破,从而激发科技工作者的活力。

实际上,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关心的1到10阶段具有普遍性的难题,不同实体与机构正在实践中通过创新方式探索求解。

“80后”创业者代表、苏州亿创特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培杰,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本硕博阶段均从事辊压系统技术学习和研究,之后又是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他的团队研发的制造技术具有绿色低碳和数字化程度高等特点,在新能源车电池包的制造中具有优势。

2020年3月,晏培杰离职创业。在创业初期,晏培杰和许多创业者一样,遇到了资金的难题。数千万资金需求对团队本身是一个大数目,靠团队本身抵押房产也难以凑齐,而市场化资金的引入,要求股份占比又较高。

刘庆领导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晏培杰解决了顾虑。这家机构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拨投结合方式为晏培杰提供资助。对于有潜力的初创公司,以小部分资金进行入股,只占10%。对于项目所需要的其他资金则通过科研经费拨款,最大程度保证项目按照初始设想运行。

在拨投结合方式的助力下,晏培杰的公司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公司人数发展到200多人,应收接近3亿,客户也都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晏培杰感触最深的就是这种方式让他们这支技术团队吃了定心丸,“感觉到我们要做的这个事情,会按照我们的逻辑去运行”。

晏培杰受到的创业扶持,是长三角国创中心以创新方式扶持重大项目的一个具体案例。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指引,这家由三省一市签署协议,由科技部批准建立的综合类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直致力于通过集成创新平台和专业研究所等创新形式的建立,以及团队控股、拨投结合、揭榜挂帅和以“项目经理制”为代表的具体探索,助推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实现“从1到10”的跨越。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持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科技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周红生从科研从业者的角度感慨,越来越多1到10的突破,会让个体的积极性得以激发,让企业具有发展的后劲,整个产业也将形成集聚效应,将我国在某些技术薄弱环节、薄弱领域提升至世界水平。

而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看来,越来越多1到10的突破,将有助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体系和生态。尤其是在经济总量占全国1/4的长三角地区,助推更多的1到10,为现有产业持续提供技术支撑,为未来的产业创造可能,将使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龙头,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更多内容,请关注12月20日周三晚23:20东方卫视《来点财经范儿》。第一财经12月23日晚22:00播出,百事通IPTV云财经/OTT一元财经可同步收看。

相关视频
33'00''

《繁花》没有激活A股,却激活了这些投资箴言丨来点财经范儿

上世纪90年代,上海股市如何在懵懂与兴奋中野蛮生长?股市中的“宝总”们如何一路开挂?“麒麟会”里的老法师们如何“做局”?《来点财经范儿》推出系列特别节目——“《繁花》里的财经范儿”,第一期就是股市篇,与您谈上海股市,品上海股事,讲上海故事,与观众重温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7:18
01'16''

文化衍生品的强经济逻辑丨来点财经范儿

文化跟经济是密切相关的。《繁花》投资很大,能不能赚回来?都有这种困惑。但是《繁花》实实在在带动了黄河路再次繁华,同时它衍生了很多的衍生品,套餐,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7:56
01'34''

“有价”与“无价”是如何巧妙切换的?丨来点财经范儿

《繁花》这部片子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有价”与“无价”巧妙的切换。外汇它是有价的,黄金是有价的,但是片子中间表现出来有很多内容,比如说情感、名誉、面子,好像都是无价的。但是在上海的商业氛围里面,当它们在进行交换的时候,它们又变成了“有价”了。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7:56
00'29''

上海爷叔教你风险意识丨来点财经范儿

上海人特有的风险意识,做什么事情不是硬着头皮就往前冲,不管后路是什么,而是会在做决定之前,未思成功,先虑后路。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7:56
00'50''

预告:《繁花》里的财经范儿丨来点财经范儿

来点财经范儿
01-10 10:0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