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首席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孟晓苏:让房地产“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丨2024经济展望

第一财经2024-01-15 18:05:52

作者:2024经济展望 ▪ 首席评论    责编:杨恺宁

我国房地产“超调”了吗?如何评估当前房地产业的风险程度?房地产“三大工程”将在多大程度上拉动GDP?保障房如何建、为谁建、建在哪、谁来建、如何公平分配、租还是售、对商品房市场有何影响?房地产增长空间还有多大?第一财经《2024经济展望》专访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
举报

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的数据测算,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达13%—14%左右。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同期,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同比下降6.5%。

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超调”了,他建议,商品房市场,应该放开限购,让预期转强;保障房,应该大量提供。让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

孟晓苏认为,2024年,如果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这“三大工程”同时开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加上市场机制共同发力,整体经济的全面回升完全可以期待。

他还表示,房产税全面征收是迟早的事,“制度可以设计,但制度方向不应当有任何怀疑。”就制度设计,他提出“见房就收、见证就退”。

 

房地产行业“触底”了吗?

第一财经:业界有分析认为房地产行业“超调”了,您是否认同?

孟晓苏:“超调”了,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从前年中央就判断“预期转弱”,到现在仍然判断预期偏弱,而且用了一个很准确的词汇叫“有效需求不足”。需求是被三个方面的力量在压抑:第一,有购买商品房愿望的家庭被限制性措施所压抑。第二,有购买商品房愿望的人又被预期不振、预期不良所限制。第三,有一些工薪家庭有买房愿望,但又受困于商品房价格过高

第一财经:2023年,多地政府推出政策来松绑房地产,2024年政策还有进一步放宽的空间吗?您曾建议一线城市放开限购,这个时机真的到了吗?

孟晓苏:我认为一线城市取消限购对全国都有带动作用。2016年那一轮去库存,正是由北、上、深这几个城市带头取消限购,结果很快带动了二线,带动了三线,一直到全国,慢慢楼市就启动了,启动非常快。但这一轮我们看到的是相反的情况,现在60多个限购城市,唯独是一线城市里面的几个城市还在限购。首付比降低这个趋向值得鼓励,但住房抵押贷款本来就是一个银行管理的金融杠杆,是不是能够让它回归到银行管理?

第一财经:有人担心,当前还不能断言房地产已经“触底”了,有一些房地产企业仍然处于资金紧张的状态,仍然面临着债务违约的风险。您怎么评估202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程度?

孟晓苏:商品房的生产者,他们本来做计划的时候是按照当时的市场预期做的,但是没想到市场萎缩。越是做的规模大的,越是贷款多的,摔得越重。我认为根本问题还是要尽快盘活房地产市场。不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再限制居民去购房。有人还提出来说,“既然居民不买房,既然房地产企业资金断裂,由政府去收购吧”。我就反问他们,你凭什么在限制居民购房、形成空置增加的情况下,倒要由政府拿钱去购买?现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要取消对房地产的限制,同时增强居民对购买房屋的信心。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点在保障房方面。

中央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保障房,要加大保障房的建设供给。2024年,能不能够尽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建设保障房的力度,同时放开对商品房市场的控制,让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当保障房能够批量提供的时候,人们就可以从限购、限贷这种状态下解放出来。如果去掉了土地出让金,再加上取消城市配套费用,就是三分之一的房价,就能够让工薪阶层在这些城市买到保障房。你说这样的情况下,购买力不就能够释放出来了吗?

 

“三大工程”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多大作用?

第一财经:保障房的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城中村改造,这“三大工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

孟晓苏:“三大工程”的主要投资人是谁?是政府为主,要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但是并不排除市场行为。比如建筑施工单位、材料提供单位、销售和服务单位,这都是市场化的。光是保障房建设一项,如果力度大的话,就能在2024年当年起效。2022年楼市丢了5万亿的销售额,占了GDP多少?4%。谁能补得上?靠别的产业不行的。比如说汽车产业大,汽车产业一年销售额最多4.6万亿,基础设施平均一年4万亿,也堵不上了。不能够把基础设施再翻倍,这也不大可能。所以还是要靠房屋建设补。谁来补?我认为正好中央提出了保障房建设。

第一财经:它的体量可以弥补房地产下滑所产生的缺口吗?

孟晓苏:我算过这个账,保障房中央财政出1万亿,地方政府配套1万亿,这是2万亿,再加上银行、信托、基金、社保基金出钱,加起来就是5万亿了。5万亿投下去,还不止。因为5万亿不收土地出让金,它投下去对建筑业和建材业的拉动就是10万亿。至少连续5年,每年是这么个规模。其他,“平急两用”这也得是以政府出资为主,城中村的改造更是如此。如果“三大工程”同时开工,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再加上市场机制共同发力的话,我认为2024年,整体上经济的全面回升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第一财经:保障房会有这么快的速度吗?因为保障房从规划到审批到投入建设,其实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

孟晓苏:你说发国债快不快?一天就办完,上一个1万亿不很快就发出去了吗?你有感觉吗?老百姓无感,银行之间就把这个事办完了。这个钱投出去方便不方便?也很方便,这些央企国企过去没有保障房任务,他们才走到商品房市场上。如果有了这样中央财政加上地方财政的出资,央企跟地方国企的配合,再带动若干市场化企业,市场也活跃了,税收也能够增加

 

保障房为谁建、如何建?

第一财经:从1996年开始,您担任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就一直在呼吁建立住房市场的“双轨制”,今天建保障房,您认为该如何建设?为谁而建?这个人群的数量有多大?

孟晓苏:当时的房改方案,我们学习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还有中国香港等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它们就是双轨制。至于多大的比例,当时我们也有设计。大致上,大城市应当是按照香港的比例,50%的居民家庭能够享受到不同程度的住房保障。新加坡的覆盖面太大,能够覆盖到80%以上。中国来看,还不至于需要那么大。最近的文件提出的是3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人数了一下,说是35个。在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应当能够做到50%的居民家庭能够享受保障房。在其他城市,因为房价和地价本身就没那么高,再采取别的措施,不是说不保障。

这种规模化的保障房,要服务于这些工薪阶层的家庭,并不是只有低收入家庭,也包括中等收入家庭。其中如果是新市民、新家庭,有可能开始得租,要提供足够的租赁房。今后有条件买的时候,也应当允许他们以保障房的价格来购买,实现自己的房屋产权梦。

第一财经:“新市民”是什么标准?

孟晓苏:新市民指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城市里生活几年以上。至于说务工时间要几年,这个可以规定。新家庭指的是年轻人新成立的、新组建的。这些年轻家庭,你让他们面对商品房市场,他只能“望房兴叹”。商品房市场,要让限制性政策取消,要让预期转强;保障房市场,要大量提供。

第一财经:保障房,建在这些城市的什么位置?

孟晓苏:买保障房的人往往缺乏交通工具,就需要公共交通更好的地方。需要有央企的介入。当年中房集团指导着230多个城市的保障房建设,是因为中房集团把中央给的占全国房屋开发20%的资金拨下去,通过中房拨到各地,这就是中央财政的出钱。这些资金下去,如果地方政府拿出的土地不好,今年的计划就不给你了。当年的房屋都建在了当时的城乡结合部,交通不错的地方,现在都变成市中心了。地方上不是没有土地,但是不要用“招拍挂”的土地,这些“招拍挂”的土地是建商品房的,未来商品房还要发展。这就是恢复历史上的经验。来讲这件事,是因为我干过,我希望利用现有的这种能力把它建得更成规模。

第一财经:住房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往往是一线城市,这些城市“寸土寸金”,怎么解决保障房的土地供应?

孟晓苏:好地也应当用于保障房建设。没有人说让你把CBD的土地拿出来,但是靠边一点的土地就没有吗?在城市边上的土地就没有吗?

第一财经:您建议由国央企来承建,但很多公共基础设施也在鼓励民间资本、民企参与。

孟晓苏:对的。你说的是承建,开发是谁,谁是出资人?是政府为主,各种文件都强调以政府为主完善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保障房建设要以政府为主,政府出资,当然是由政府开发或由国央企开发。但是谈到承建,那就是多元化的企业,从建筑公司到材料供应商,到包括陶瓷、玻璃,各种各样的金属配件,还有家居、家电这个行业,这都是市场化的。

第一财经:在您的预期当中,保障房位置好、品质好,还有非常“好”(优惠)的价格。这么好的资源,大家都想要,怎么让它公平公正地分配?

孟晓苏:正是因为保障房需要公平分配,所以需要政府行为全面回归保障轨。政府不光要管土地,要管投资,还要管分配,还要管事后的管理,以及未来租房转售和哪些房屋能上市,这些都是政府行为。由此就让政府尽可能离开商品房的市场领域,不要再去在商品房市场上多花功夫。现在有人担心年轻人不结婚怎么办?年轻人不生娃怎么办?在保障房里都可以把政策配套上去。等号的时候,如果你生了孩子,那房子就多一间了。你生俩孩子,房子就多两间,要看你家几口人。保障房都是透明的,而且排队拿号都是可以公开的。有人举报,就去查。这不就很清晰了吗?

第一财经:如果大量保障房进入生活当中,对商品房会有什么影响?

孟晓苏:保障房增加了,如果因此造成商品房市场少了一块购买力,这是应该的。本来就不该逼这些年轻人和新家庭到商品房市场上面对高的价格。第二个方面来说,即便有了保障房,现在在香港和新加坡,保障房都比较完备,但房价该涨涨,该跌跌。新加坡最近商品房价格涨得不得了,政府出台了一个特殊的税种,买100万的房子得交60万的印花税,再加上别的税。政府拿这个钱干吗?建保障房去了。可见,在那样一个保障房充分发展的市场上,它并不影响商品房价格。保障房出来,它比商品房低多了,但是又不伤及商品房现在的运行价格,不伤及商品房的持有者。

第一财经:保障房应该以租为主还是以售为主?

孟晓苏:为什么当年要推动房改?就是因为各个单位持有下来,连维修基金都支付不起,没有办法发展了,不能给更多的人提供住房了。所以福利分配(房)的时代是个“全民蜗居”的时代。排队多少年才能够排上一个小房子。正是因为面对这些问题,才推动房改,让居民拿出钱来,把自己的成本付了,让各个共有单位资金回流了。所以全都是租,就得解决谁是业主,谁能够长期持有。这些思路都不能走向极端化。因此我认为“租购并举”,中央所提出的这四个字是非常贴切的。

 

房地产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第一财经:您认为中国房地产的长期需求能有多大?进入老龄化阶段,有人测算,未来城镇化发展不会像过去那么快了。

孟晓苏:现在真正按中国的使用面积来计算的话,城镇居民的使用面积只不过是29平方米。北京、上海都是在22-24平方米之间,这跟欧洲使用面积达到50平方米,还差了一半,品质也有差距。所以“天花板论”这个说法本身并不符合实际。中国目前面对着发展问题,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内,内循环促进双循环。那我们要分析什么是老百姓最需求的这部分内循环呢?现阶段肯定是衣食住行,其中住是资金消耗量最大的。这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原来说是100多个产业,后来有人说因为新产业在增加,细分起来有160多个产业了。在这个阶段,你不能说房地产没有高科技,所以我们就不要房地产了,我们都搞高科技。房地产有多少高科技?从设计规划,那里面的设计理念到拉动了一系列的产品零部件,这里面很多科技创新。谈到房地产的拉动力,2021年房地产投资是14.76万亿,当年的GDP总量是114.9万亿,占比12.9%。光说投资,这还没说房地产别的,像服务还没说,销售额最多达到18.2万亿。房地产这个比例也就奠定了它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今后它不会就此而低迷下去,就此而减退的。因为大家的保障房需求很大,本来有效需求不足,把地价这部分拿掉不就完了吗?

第一财经:保障房建设,是基于地方政府能够放弃土地出让金这笔巨大的收入。财政收入减少的缺口要不要补,怎么补?

孟晓苏:保障房建设是政府应当履行的责任,土地出让金是从商品房这一侧来出。保障房建设虽然收不着土地出让金,但是除了土地出让金这一块没收着以外,其他的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一点不少,有可能还增加。比如说建筑业、建材业和若干相关产业,它们的充分开工都会有效地稳定社会,搞活经济,并且也能够提供足够的税收。从积极方面来看,应当开拓新的税源,要避免过多依赖土地出让金。所以人们在呼唤着房产税的出台。学习全世界的经验,税收公平。谁享受了这个城市建设的优惠,谁享受了房价升值,谁就应当来交这个税。我认为房产税应该收,是迟早的事。征税的时候也有办法,我提出的办法是“见房就收”,所有城镇房屋都收,收的是房产税,又不是人头税,农村当然不收。怎么做到公平呢?第二个叫“见证就退”,拿出一个身份证就可以退税一套房,退哪套,由居民自己定。这样的话就做到公平了。也不用离婚了,单身的退一套,婚姻状态退两套,有养着老人就可以多退。这样还鼓励人们善待婚姻,赡养家庭。再有意见的就是“房叔”“房婶”了。你就应该交,你持有这么多房子凭什么不交费用?房产税一定要征。所以制度是可以设计的,但是制度方向不应当有任何怀疑。

 

编导 芮晓煜

制片人 尹淑荣

相关视频
04'04''

张晓强:中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远超预期,如何消化?丨2024经济展望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目标:2024年,实现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在《2024经济展望》专访中表示,按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规划,到2024年末,全国风电光伏装机将达到12亿千瓦,将提前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规划》中“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绿电的建设速度远超预期,但大规模集中在中国西部地区,如何就地消纳和有效外送是绿色能源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产业链中下游的智能电网、储能、运输和应用场景必须加快建设,要多措并举,将已经建好的大规模绿电充分地利用起来。

02-05 17:01
03'05''

近年养老金涨幅缘何收窄?专家这样分析

统计近年我国养老金上调幅度可以发现,2016年养老金上调约6.5%,2017年上调5.5%,2018年上调5%,2019年5%,2020年5%,2021年4.5%,2022年4%,2023年3.8%,涨幅呈现收窄的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2024经济展望》专访时分析了影响养老金涨幅的几大因素。

02-01 11:01
01'24''

郑功成:未来社会保障改革要赢得满堂彩几乎不可能,深化改革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

我国在2022年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2024年1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2024经济展望》采访时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是国家层级的制度安排,各个地方的缴费水平不太一样是历史造成的。现在要把这个制度变成全国统一,要深化改革,让制度走向公平。

02-01 11:01
01'41''

郑功成:养老保险基金不是结余越多越好,大可不必担心“将来领不到养老金”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2024经济展望》采访时表示,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定养老金制度是崩溃掉的。法定养老金制度不可能破产,不可能崩溃,并且不是一个“差钱”的问题,养老金结余不是越多越好。

02-01 11:01
02'08''

郑功成:我们是世界上“最富”的医保制度,但应改革个人账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2024经济展望》采访时表示,我国巨额的医保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率的使用。他认为,深化改革的下一步应该改个人账户,改革的目的是化解所有人对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让“谁都不害怕生病,谁都不担心看病”。

02-01 11:0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